
作為三大潤滑油規格制定機構之一的ACEA(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),較早明確制定了低灰分潤滑油的標準,也就是“C”系列。而C系列標準的潤滑油也是新國六帶顆粒捕捉器車輛的普遍選擇。下面就來細數一下ACEA C系列標準的分類及區別。
什么是機油灰分?
機油灰分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,油品完全燃燒后剩下的殘留物(不燃物),是衡量機油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不可燃殘留物的一個指標,以質量百分比表示,通常基礎油的灰分含量都很小。對于機油消耗過大的車輛,這些殘留物在發動機燃燒過程中可能會形成積碳,因此低灰分機油設計用于減少積碳的生成,特別適用于裝有尾氣凈化裝置的車型。
為什么C是低灰分機油?
ACEA同家族的A/B系列標準,A3/B4灰分要求≥ 1.0&≤1.6、A5/B5 ≤1.6;而C序列潤滑油灰分值要求≤0.8 ,從數據我們看到C序列機油相對于A3/B4、A5/B5就屬于低灰分機油產品。
C的分類
在C序列中,分別是C1/C2/C3/C4/C5,在國內市場常見的是C2/C3/C5,因為C1/C4在細分中灰分相對更低,目前還未發現有應用,新ACEA-2021版本也剔除了C1標準,在此就不過多介紹了。
C2/C3/C5三個分類之間,通過上表可以看出他們的區別。
C2要求的高溫高剪切是大于2.9 ;C3要求的高溫高剪切是大于3.5 ;而C5的高溫高剪切在2.6 -2.9之間。高溫高剪切的不同,應用的發動機也不同 。也就是說C3看重性能,機油粘度偏大,對應0W-40\5W-40粘度的機油;C5看重燃油經濟型,機油粘度偏小,對應0W-20粘度機油。而0W-30\5W-30粘度機油對應的一般是C2。
C2:油品性能穩定,適用于輕型汽油和直噴式柴油發動機,HTHS(高溫高剪切)粘度為2.9至3.5 mPa的低粘度發動機油。延長DPF(柴油機顆粒捕捉器)及TWC(三元催化)使用壽命,提高車輛燃油經濟性。
C3:大體要求和C2一致,但是HTHS粘度(高溫高剪切)至少為3.5 mPa。適合高性能汽油和輕型柴油發動機,尤其是德系品牌如大眾、奧迪、奔馳、寶馬等。
C5:低粘度機油,油品穩定,可提高燃油經濟性,具有中等SAPS級別,與后處理系統兼容。適用于乘用車和輕型汽油和直噴式柴油發動機,延長換油周期;HTHS粘度至少為2.6 mPa。適合注重燃油經濟性和環保性能,以及需要較稀機油的車輛。
綜合推薦
國六帶顆粒捕捉器的車型對機油灰分的要求明確,如果使用不正確的機油,排放顆粒物達不到規格,就會導致排放系統不暢,造成顆粒捕捉器堵塞,燃油消耗增加。因此要按要求使用C序列低灰分機油,做到精準用油。
總之,在選擇機油時,務必參考車輛制造商的推薦以及車輛的具體使用情況。購買符合車輛要求的機油產品,以保證發動機的良好運行和保護。